刊名:茶叶科学
主办: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000-369X
CN:33-1115/S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311765
被引频次:41600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农业
奇迹在我们汗水纷飞的时刻诞生,卓越在我们心血凝集的时刻升华。
我用这一句短语,总结在阿鲁科尔沁旗两年多的苦战历程,不知道够不够确切;我用这一句短语,作为场庆舞蹈的主题,不知道够不够鲜明。两年多了,只要听到阿鲁科尔沁那悠扬、舒展、辽阔的蒙古长调,战友们的身影便和历史上那些英勇威武的骑士融合在了一起。他们策马扬鞭,驰骋疆场,疯狂的马蹄踏过山川、踏过草原,甩动起一盏盏风沙织成的旌旗。每到此时,我都会被草原上经久不散的战鼓擂鸣和勇士的呐喊声感动得泪眼迷离。
两年前的元宵节,我以“战地通讯员”的身份与战友们一同跟随田园牧歌草业项目组,来到神往已久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大草原。使我没想到的是,我们满怀“走出甘肃、跨省发展经济”的激情,却在双脚迈上草原的一瞬间变得那么苦涩。草原已经无草!黄沙遍布,风蚀地貌,冲击地带沟壑纵横。退化了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几乎被沙丘淹没的残缺不全的房子,曾经茂盛的绿意被流沙埋到了50公分以下,漫天的黄沙疯狂地奔跑、吼叫、炫耀和嘲笑。
带领我们实地考察的副乡长是蒙古族人,他告诉我们,阿鲁科尔沁草原因为连年少雨干旱早已荒芜,牧民已经不能在这里放牧生活了。目前,只有用人工种草的方式才能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恢复草原的绿色。这也是旗政府招商引资、打造美丽草都,促进阿鲁科尔沁旗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近几年,政府给了牧民很好的政策支持,但牧民不会种草,也不懂管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草都的建设进程。
在与旗政府和乡政府领导座谈中我们提出,因草原使用权属于牧民,加上蒙汉民族文化、语言的差异,若企业单方面进行电力线路架设和道路建设会遇到牧民的阻挠,希望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旗政府代表表示,两项基础建设已列入政府规划,项目保证在三个月内完成,为企业顺利进行人工种草保驾护航。
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树立了在阿旗建设牧草基地的信心。“二十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建设框架协议”的签订,打开了阿鲁科尔沁旗政府与田园牧歌草业集团政企合作、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通道。一幅甘肃农垦跨省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壮大牧草产业实力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前景是辉煌的,可脚下的路还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下来。我们的项目区在距离市区七十多公里外的通什嘎查,大部分道路为自然牧道,地势低洼,雨后更是泥泞坎坷;这里的风突兀而且剧烈,往往上午还晴空万里,下午便乌云弥漫,电闪雷鸣。然而,再恶劣的环境都只是身体上的磨难,民族文化差异形成的障碍才是令我们焦急无措的根源。
牧民不愿流转土地的纠结心理,不可避免地给签订协议带来了障碍,一些早期拿到订金的牧户也开始迟疑起来。因为土地流转预付订金的付出,土地流转合同的签约工作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我们在这种矛盾中苦苦煎熬着,无计可施,只能再次动员一些懂蒙语的汉族牧民,帮助我们做其他牧民的工作,嘎查村委会班子成员也积极协助我们。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一周苦苦等待后,一些思想活跃的青年牧民终于来到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由此,签约工作步入了正轨。
在签约现场,我们特别邀请了阿鲁科尔沁旗公证处人员,为牧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做公证,合情、合法、合理地保护牧民的利益。而那些拿到土地流转资金的牧民也满面笑容,情绪高涨。我问一个蒙族牧民,打算用这笔钱干什么?他笑呵呵地说,买房、买车。后来,一些牧民告诉我们,草原已经沙化多年,牛羊已经没草吃了,大家僵持对峙的目的就是想提高地价。听到这样的坦白我们有些无奈,却也能够理解牧民兄弟,他们要离开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草原,内心该是多么的不舍啊。
就这样,田园牧歌草业集团阿鲁科尔沁旗项目工程建设,在坎坎坷坷中终于拉开了序幕。项目的展开不能缺少这样一支力量——掌握世界一流喷灌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管理系统的美国林赛设备公司、以及阿鲁科尔沁旗打井队和喷灌机基座施工队、田园牧歌草业集团从甘肃酒泉、东北、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当地招聘的28名青年农机驾驶员。除此之外。甘肃农垦黄花农场12名志愿者,也是完成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当田园牧歌草业集团在QQ群发布了“号召管理人员积极参战阿鲁科尔沁旗牧草基地建设战役”的倡议后,农场近30名管理人员积极报名,经过党委筛选,最后确定12名具备实际管理经验的中共党员、科级管理人员参加战役。
为打好这一仗,田园牧歌草业项目组经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和讨论,做出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第一步打井;第二步喷灌机基座现浇施工;第三步安装喷灌机;第四步随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平地、犁地、耙地、施肥、整压地、播种、灌水。保证每一项措施步步紧跟,每一个环节都有质量监督,每一次部署都责任到人。
我始终不能忘记战前动员会的那晚,全体参会人员情绪高涨,信心十足,当基地总指挥问大家有没信心的时候,大家齐声道:“有信心,保证完成任务!”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响在阿鲁科尔沁旗草原的夜空。
战役打响的那天,“阿鲁科尔沁旗田园牧歌草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指挥部”的牌子矗立在板房门前。指挥部室内,项目区现状图、规划图、喷灌圈位置示意图、生活区平面布置图醒目地张贴在墙壁上。
当天早上四点,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当《国歌》的乐曲从板房屋顶的高音喇叭中传出那一刻,全体人员已经走出板房,我们列队站立在旗杆下,用庄严的注目礼,仰望国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在阿鲁科尔沁草原的上空。
我记得老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有国旗的地方必然有一支军队,有绿洲的地方必然有一群农垦人。我们这一支没有军装的队伍,继承老一辈军垦战士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团结协作,在荒原上播撒着绿色的种子,播撒着赤城的希望。
也是从那天开始,同事之间的称呼已经升级为战友。战友,这个在上世纪60年代兵团建设时期的称呼,依然具有热情,依然具有能量,依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战友,是兵团战士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精神传承。
到如今,我的手机中还保存着在工作环节中的所有第一次:第一眼水井出水,我用手触觉了草原地下水的温度;第一台喷灌机架起,我穿过喷头下的水雾,享受了一次阳光下的淋雨;第一台拖拉机破土犁地,我双手捧起沉闷于地下有点温热的黑土;第一块土地发芽,我看到稚嫩的幼苗顶破沙土的硬壳。我知道,这所有的第一次,都是清凉绿意的萌生,盎然景色的复苏。
三个月的时间,我们用顽强与坚持打胜了这场唤醒绿色的战役。阿鲁科尔沁大草原恢复了昔日的生机,风和日丽,蓝天白云,绿浪滚滚,草香怡人。77座银色的指针式喷灌机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喷水吐雾,草原处处彩虹飞扬。
8月,我们迎接了第一批尊贵的客人——中国草业界观摩团。“田园牧歌草业集团为阿鲁科尔沁旗打造美丽草都,重墨一笔。”这是中国草业界对田园牧歌草业集团的赞赏和认可,也是我们田园牧歌人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满腔的热血已化作无穷的力量,与顽固不驯的沙漠进行着一次次较量。我们的欣喜和焦虑总是与风沙和雨露一起跌宕。
如今的田园牧歌草业集团已经拥有二十多万亩优质牧草基地,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建设牧草基地八万亩。我们的脚步,在“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给力中国奶业”的道路上坚实迈出。我们的目标,在国家优质牧草生产区建设30万亩牧草基地的宏伟蓝图已见雏形。2014年,田园牧歌草业集团被中国畜牧业授予百强企业称号,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荣耀加身,成为我们奋斗的新起点。回想起那与漫天飞沙走石拼搏的岁月,战士们仍旧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我知道,我们早已经爱上草原,爱上了沙。在未来,如何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优质牧草,将是我们田园牧歌人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文章来源:《茶叶科学》 网址: http://www.cykxzz.cn/qikandaodu/2021/0204/683.html
上一篇:草业科学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任继周文集》第一卷出版有感